闽江学院电子科学技术系瞄准光电器件研发与光电系统设计、中小学物理教育领域,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与教育师资,下设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师范)2个专业。

电子科学技术系目前拥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讲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1人,省级人才5人。

副院长

周赢武


周赢武,男,1968年8月出生,教授。1991年毕业于福州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99年华侨大学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博士毕业,获工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是光通讯技术与器件等。1991年8月-1996年7月在屏南县第三中学任教;1999年8-2005年7月在福州大学物信学院任教,2005年8月至今在闽江学院物理学与电子信息工程系任教;2008年6月起任闽江学院物理学与电子信息工程系副主任;2018年6月起任闽江学院bwin必赢副院长。近五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主持  和参与各级科研项目5项。主要承担课程:《光纤技术》,《信号与系统》,《matlab程序设计》等。

邮箱:353158368@qq.com

系主任

沈耀国

沈耀国,男,1979年1月出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主要从事光电功能晶体材料、光电系统设计等方面的研究。近五年,在国际权威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厅项目2项,福建发树慈善基金会资助研究专项1项。2020年获闽都学者“骨干人才”,2021年获批福建省高层次C类人才称号以及福建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主要承担《光电系统课程设计》、《数字逻辑电路》、《量子力学与固体物理》等课程。指导学生参加光电大赛1项、电子设计大赛2项、校长基金3项、省级大创项目1项、国家级大创项目1项、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8篇。

邮箱:shenyg@mju.edu.cn

系副主任

洪锦泉


洪锦泉,博士,副教授,现任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系副主任。主要从事光电材料与器件领域研究。荣获福建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学新秀、闽江学院第三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闽江学院本科教学优秀奖一等奖、闽江学院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参与省市级科技项目7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2篇、EI收录1篇;主持省市级教学改革项目5项,指导指导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项。主要承担力学、理论力学、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等课程教学。

邮箱:hongjq11@163.com

系副主任

吴琼

吴琼,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生物医学光子学领域研究,包括采用拉曼光谱技术开展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及制备应用于生物传感的纳米材料等。近五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Nanoscale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近三年,主持国家级、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1项,参与省、校级教改项目3项;指导学生获得全国物理实验竞赛二等奖1项、国家级大创1项、校长基金1项等。主要承担《大学物理》、《中学物理实验技能》、《普通物理学实验》等课程。

邮箱:wwwu@mju.edu.cn


程敏

程敏,男,1978年12月出生,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力学学会理事,入选“闽都学者”优秀人才。近来主要从事低维原子体系的电磁特性以及微结构光电器件研究。迄今发表研究论文32篇(均为SCI/EI检索),其中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5篇(SCI收录文章20篇,EI收录文章5篇),包括多篇国际权威杂志论文(SCI二区及一区文章)。国际知名刊物Photonics Research, 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 Optical Materials Express, J. Opt. Soc. Am. B,J.Opt.特约审稿人。工作期间主持7项省部级项目(主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福建省高校科研专项基金1项、福建省教育厅A类科技项目2项),并且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均排名第二)。主要承担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动力学,大学物理等课程。

邮箱:67639793@qq.com

熊大兴

熊大兴,教授,本、硕、博毕业于厦门大学物理系,师从赵鸿教授;主要从事统计物理学与复杂系统交叉领域研究工作,研究工作关注于探索低维体系非平衡热输运规律及机制,在统计物理领域主要学术期刊Physical Review系列等已发表30余篇论文,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内的多项科研项目,2018年入选福建省特支双百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7年获得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邮箱:121419000@qq.com


曾夏辉

曾夏辉,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教授、硕导、福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福建省光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光电专委会委员,主要从事光的传输、探测与成像及固体激光技术、微纳元器件设计、新型光电器件制备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主持承担了福州市发改委产业集群建设项目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6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项目子项5项,发表高质量论文约30余篇,目前主要承担电科专业《激光原理与技术》、《工程光学》、《光电器件与系统数值建模与仿真工程实践》、《LED封装工程实训》、《光电系统综合课程设计》、《光电器件与应用实验》等课程的教学及实验实践工作。

邮箱:466849738@qq.com

陈胜钰

 陈胜钰,女,19737月生,副教授。1996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获物理学学士学位, 2005年获福建师范大学光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信息光学等。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主持和参与各级科研项目10多项。主要承担课程:大学物理、电磁学、电动力学、原子物理学、电磁场与电磁波、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等。

邮箱:253172803@qq.com

陈雅姗

陈雅姗,女,副教授。毕业于福州大学智能信息技术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复杂网络及演化博弈论。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SCI收录8篇,主持省市级科技项目5项,参与国家级科技项目2项。主要承担公共大学物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物理课程与教材分析、教育三习等课程。

邮箱:93968057@qq.com

李磊强

李磊强,博士,副教授,福建省高层次C类人才。2015年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2022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兴趣主要包括新型拓扑材料、超导特性、二维材料的生长机理和物性调控、催化剂设计等。至今在Nature Physics、Phys. Rev. Lett.、Nano Letters、Phys. Rev. B和Nano Energy等期刊发表论文10 篇。近三年,主持国自科青年项目1项,省自科青创项目1项,参与省自科重点项目1项;主持校级教改项目1项。

邮箱:lilq2022@mju.edu.cn

熊持

熊持,男,湖南澧县人,博士,闽都学者特聘教授。发表SCI论文约40篇,近五年来研究量子流体(超流体液氦,冷原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等)中的涡旋和湍流及其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粒子物理与宇宙学等方面的应用。当前研究课题主要为量子涡旋和湍流,生物物理中的复杂流体,复杂生命系统中的集体行为,统计物理学中的经典和量子对应等。研究兴趣还包括粒子物理与宇宙学,数学物理和计算物理及其应用。主要承担国际数字经济学院物理基础双语课程(电子信息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专业)。

邮箱:2445893196@qq.com

余华梁

余华梁,男,福建三明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半导体光电材料与器件、半导体光催化等领域研究。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半导体领域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篇,主持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要承担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中学物理教材分析、光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半导体器件物理等本科课程教学。

邮箱:549517880@qq.com

张妹玉

张妹玉,女,福建莆田人,博士,副教授,200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物理系,获凝聚态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光电材料和器件的研究,主要承担《数学物理方法》、《LED应用技术》、《课程设计》、《光电基础实验》等课程教学。

邮箱:10115542@qq.com


张玉波

张玉波,副教授。2012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光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复杂磁性材料和磁现象的理论研究,一方面探索复杂磁性材料的丰富物理性质以及发展对强关联电子的可靠理论计算方法,另一方面调控磁性Heusler、过渡金属氧化物、范德华二维磁性材料在自旋电子学、磁电子学、热电能量转换、靶向给药载体等领域的应用。已发表文章60余篇,谷歌学术H因子28,统计引用5100余次。获2019年深圳市“孔雀计划”C类人才;2020年广东省“珠江人才”;2021年至2023年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3年福建省C类人才。

邮箱:645959569@qq.com

周笔

周笔,男,1976年9月出生,博士,副教授。2018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的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访学学者资格。主要研究兴趣:光电器件设计与仿真、硅基纳米材料和激光雷达应用等。主持、参与省市级科技项目1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7篇、EI收录5篇。主要承担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电磁场与电磁波、光电子技术等课程。

邮箱:602247263@qq.com

肖宇

肖宇,男,副教授,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博士。2019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获学士学位。202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主要从事柔性传感器件、采样电路以及人机交互等方向研究。近五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SCI论文15篇。主要承担模拟电路等课程教学。

邮箱:1251744248@qq.com

黄强增

黄强增,男,讲师,本硕博均毕业于兰州大学,2020年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2020年11月至2022年10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博士后面上项目各一项。现主要从事生物力学和物理学领域的研究,承担《理论力学》及《近代物理实验》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邮箱:huangqiangzeng@mju.edu.cn

柯达

柯达,男,1988 年 12 月出生,2018 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18 年至 2020 年在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9 年至 2020 年在德国马克斯-玻恩研究所进行访学研究。现为闽江学院bwin必赢专任教师,近年来发表SCI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及多项校级课题。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固体激光器件,凝聚态物理等。

邮箱:kd@mju.edu.cn

林颖婷

林颖婷,女,1986年12月生,讲师, 2014年进入闽江学院工作。200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论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是复杂网络上的动力学建模、物理教育。主要承担课程:《热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大学物理》《微格教学》。近年来发表第一作者sci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参与课题2项。

邮箱:312738642@qq.com

刘丽琴

刘丽琴,女,讲师。本科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主要从事稀土掺杂纳米材料荧光光谱、光电材料等领域研究。发表SCI论文十余篇。主要承担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应用光学实验,光电课程设计等课程教学。

邮箱:346481595@qq.com

卢榕生

卢榕生,男,2004年评为讲师,2001级福州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生,2003-2004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物联网、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研究与开发。主持或参与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5项,福建省科技厅项目 2 项,福建省省属高校专项课题资助项目1项,企业委托横向项目3项,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4篇,实用新型授权1项,软件著作3项,出版专著2项,主要承担计算机网络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等课程教学。

邮箱:17554020@qq.com

王建彬

王建彬,福建永泰人,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讲师。本科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近年来(博士期间以及博士毕业后)一直从事光电材料与器件的研究。主要从事高性能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PMOPDs)的研究,并致力于将PMOPDs应用于人体健康监测、水污染监测、单像素成像、弱光探测以及相应的柔性器件等方面的研究。近5年来,主持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2项,福建发树慈善基金会资助研究专项(理工类重点)1项,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与研究项目密切相关的论文7篇均为第一作者或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SCI收录2篇,EI收录4篇,核心期刊1篇)。指导学生获第十二届全国光电设计竞赛东南赛区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邮箱:375532396@qq.com

翁铭华

翁铭华,女,1983年3月出生,讲师。2006年毕业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目前研究领域:粒子物理唯象理论(重味物理,致密物质,中微子物理,奇异态等)。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与各级科研项目7项。主要承担课程:《原子物理学》,《计算物理》等。

邮箱:mhweng@mju.edu.cn


肖刚

肖刚,男,1980年8月出生,讲师。2003年7月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09年获清华大学软件工程硕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是互联网应用程序开发,尤其是互动多媒体方向。任职以来,发表论文3篇;自主研发十余项计算机软件产品;两次参展618;2009年出版《Flash游戏编程教程》,属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材;2010年,大型互动多媒体作品《茶园物语》面世。主要承担课程:多媒体课件制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C语言、Web程序设计、Flash游戏编程。

邮箱:9450969@qq.com

钟蔚

钟蔚,讲师,2021年4月加入闽江学院。2013 年 6 月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16 年 6 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获得理论物理学硕士学位,2021 年1月博士毕业于荷兰乌特勒支大学。至今在Physical Review E,Soft Matter, 及Physics of Fluid等杂志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研究兴趣主要包括蒙特卡洛方法,相变与临界现象含时网络以及活性物质等。

邮箱:1217455799@qq.com